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紧扣“绿色发展 先行示范”主题,以倡导绿色健康办公模式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成功将节能低碳理念转化为中心自觉行动,努力实现绿色保障、低碳保障、简约保障。
一、注重节能管理,建章立制奠基绿色办公。
中心一直致力于完善工作规范、强化培训指导,努力为节能低碳理念的落实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强化目照明关闭等能源紧缺情景,深刻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绿色办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召开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出台《舟山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和《舟山市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分解下达2022年度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任务指标,指导全市公共机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有序高效开展。二是强化培训指导。举办2022年度舟山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活垃圾分类业务培训,以节水、节电、降碳、减污以及垃圾分类知识为培训重点,努力提升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各级节能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扎实推进我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和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节能技改。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抓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新能源、节能新产品的推广运用,探索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从技改中不断伸展节能空间,切实提升公共机构节能实效。
二、注重活动引领,多点开花普及绿色办公。
中心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多彩地开展推广活动,使节能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多样化开展低碳行动。引导全市各级公共机构通过发起节能倡议,投放电子海报、分发张贴“绿色办公顺口溜”节能标识共计100余份,组织“行为节能”活动等,普及节能知识、推广绿色理念。同时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带头落实绿色采购,加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的采购力度;带头规范办公设备使用,按需开灯充分利用自然光,空调温度按规定设置;带头实行“光瓶行动”,适量取用饮用水,尽量不喝瓶装水;带头践行“135”低碳出行方式,实行公务用车单车油耗核算,在全市公共机构内形成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的浓厚氛围。二是针对性举办体验活动。6月15日全国低碳日当天,在全市公共机构同步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通过体验空调停用、公共区域照明关闭等能源紧缺情景,深刻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绿色办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数字化再造机关办公。依托浙政钉平台,上线合同审批、采购审批等10余项线上审批事项,开设“啄木鸟在行动”应用,全面淘汰线下流转。全面推行无纸化会议,以数字化推动机关办公流程再造、手续精简、办事高效,基本实现日常办公无纸化。
三、注重选树典型,先行先试领航绿色办公。
中心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工作导向,创造性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示范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突出数字赋能、定额挂钩和能源转型,努力为舟山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一方面,积极开展绿色办公创建活动。指导全市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创建节约型机关,目前建成节约型机关310家,建成比例达86.35%,居全省第一;先后在市行政中心1号楼、2号楼、8号楼实施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深入推进节水行动,2021年,市行政中心获评国家级首批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市级行政中心,以榜样力量激励全市各级公共机构争做绿色节俭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另一方面,试行能耗数据公示制度。在市行政中心2号楼开展办公室用电数据公示,从2号楼节能管理平台中针对性地选出50个办公室的用电数据进行公示。用数据“说话”,让干部职工真实了解各办公房间用能状况,通过“优劣对比”倒逼养成正确的用能习惯与能源消费观念,成为公共机构绿色办公的示范者和推动者,促进我市绿色健康的办公模式全面形成。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