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机关事务工作要做什么?怎么做?本期选登岱山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嵊泗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和市机关服务中心、市公务用车保障中心、市机关餐饮管理保障中心的2025年工作思路。
岱山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一是在凝心铸魂中提升党建领航的聚合力。持续深化“平凡铸红”党建品牌,全面引领推进机关运行保障现代化先行。当好勤廉干净干事表率,讲好机关事务“故事”,推进帮困扶贫、助村惠农等海岛共富行动,深化“工匠后勤”、“最美后勤人”、优秀共产党员等选树示范,弘扬榜样力量、匠心精神,努力锻造更具专业思维、专业素质的机关后勤队伍铁军。二是在创新驱动中提升数智赋能的智治力。坚持“大平台、广应用、微服务”理念,不断更新完善和更好推广应用“智慧后勤3.0”版本,努力盘活“一卡通”资金使用,为干部职工带来实惠和便利。探索公物仓数字化应用,建立资产“身份证”,实现资产精准溯源管理。深化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的新“三公”系统平台管理使用,做好行政中心监控系统整体改造升级和信创适配。三是在优化供给中提升保障大局的服务力。不断推进会务、餐饮、车辆保障精准对接、精心统筹、精细服务。滚动接力深化“暖心服务”小微举措,打造行政中心集中便民服务“一条街”,丰富拓展健身中心、理发店等生活服务场景和业态,增设电动汽车快充装置、智能自助购物一体机等,用心用力用情增强干部职工获得感、满意度。
嵊泗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一是深化党建统领,在政治建设上定基调。持续强化政治意识,坚持“第一议题”等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指导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理念和实践能力。深化“嵊小勤”品牌建设,践行“五勤”理念,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二是抓好主责主业,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食堂建设,科学精准采购食材,开发点餐App,努力实现“智慧后勤”“微服务”建设。在资产、基建、后勤等方面着力统筹谋划、着力做实做细,为我县党政机关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三是强化统筹协调,在集约节约管理中见实绩。不断深化“新三公”改革,坚持“大资产”理念,以办公用房、公务餐、公物仓改革为依托,开展整体规划布局,强化集中统一管理。聚焦绿色低碳,根据“十四五”总量和“双控”指标,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实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四是着眼素质提升,在优化队伍建设上提效能。加强《浙江省机关运行保障工作条例》《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规范手册》的系统学习,针对接待、车队、会务等后勤队伍,梳理制定专项考核方案,提高“三支队伍”建设水平,激励干部职工实干担当、攻坚克难。
市机关服务中心
一是优化群楼管理体系。完善市行政中心社会化服务质量监管体系,探索优化机关后勤社会化企业服务购买和监督考评机制,强化外来作业单位的标准化管理,提升后勤服务监管标准化水平。开展行政中心各大楼和社会化服务单位常态化走访,对各大楼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摸调研,联合相关业务处室推进市行政中心各楼宇零星设施设备等维修改造,优化进机关群楼管理效能。二是深化精细服务内涵。全力以赴做好全市各项重要会议保障工作,细致入微做好重要接待的随船随车延伸服务。以深化“机关干部之家”“幸福一条街”建设为主线,滚动实施建设智能信报箱、增设大厅便民服务项目、提升边楼卫生间品质、增设智能洗衣收发柜等十余件“暖心实事”,拓宽机关后勤暖心服务维度。扩大助农惠农辐射范围,综合运用“共富食味坊”“浙好淘”“舟到商城”等方式构建农产品销售宣传矩阵,多维助力共富实践。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力度。实施后勤队伍政治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岗位形象提升“三个提升工程”。灵活引进优秀后勤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与上下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兄弟地市单位、市里相关部门等联合,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培训和岗位练兵。探索与相关院校开展政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组织实地调研、交流研讨、技能培训、双向选择等,持续为后勤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市公务用车保障中心
一是聚焦重大任务,达成 “三零” 目标。把重大公务保障作为核心工作,制定完善的用车保障预案,细化责任分工。创新完善“市本级+三个县区”的互助保障用车途径,形成“一呼百应”的高效保障能力。强化车辆安全检查,定期开展驾驶员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建立服务质量反馈机制,确保重大公务用车 “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二是狠抓管理效能,推进精细集约。持续完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明确流程规范,落实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检查。构建公车集约化管理体系,完成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两库”(数据库、编制库)录入,创新互助保障途径,加强单车成本核算,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完善用车审批流程,严格审核,加强对维修、装饰及采购项目的监管,确保规范、高效。三是优化考核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关口靠前审批,严格执行驻点车辆管理,加大新能源车配备与推广,做到“应采尽采、能配尽配”。开展多样化驾驶员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驾驶技能、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建立驾驶员收入分析机制,优化服务部收支控制。完善职工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激励驾驶员和服务部提升工作质量。
市机关餐饮管理保障中心
一是做好重要政务活动的餐饮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服务保障“零距离”“零差错”“零事故”工作目标。抓好服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二是瞄准主责主业,推进“名厨联盟”餐饮品质提升。做好“熟食小屋”“甜品小屋”“西餐小屋”,对接省餐饮小吃协会,引入全省特色美食和小吃品种,不断丰富食堂特色菜品。三是全面做好机关餐饮服务标准化实训基地创建工作。以标准化实训试点评估为指引,结合工作实际,完善标准化实训工作机制,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按计划有序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四是完成绿色食堂、健康食堂创建工作,做好市级机关食堂的示范引领工作。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组织市级机关和四个县区机关食堂召开“精细管理四到位厨房标准化”现场会。五是围绕勤俭办食堂为目标深化运行成本控制。优化采购渠道,降低运营费用,提高餐饮服务的经济效益。六是完善餐饮服务监管体系,提升后勤服务监管标准化水平。构建机关食堂服务共享共治机制;做好四家食堂新一轮合同招标工作。七是按照数字化改革工作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全面推进“智慧餐厅”建设。八是聚焦目标做好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聚焦服务创新拓展机关食堂后勤服务新路径。组织开展与相关地方技能大师工作室互动交流,结合工作室实际定期邀请国内名厨来工作室交流菜品;继续做好“味美浙江·百县千碗”对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