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机关各处室、下属各单位:
现将《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总结,及时查漏补缺,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2025年7月15日
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5年上半年,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积极助力市委985行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深入实施“一二三五十”行动计划,攻坚“1+4+1”工作目标任务,紧扣“四个领域”,深抓“八大重点”,不断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聚焦党的建设“四大工程”,“舟到E管家·大美后勤”底色更红。推进政治铸魂。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深化“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作风建设暨2025年全市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会议等重要会议,积极配合做好市委巡察及主要领导经责审计各项工作。推进党建提质。迭代升级“舟到E管家·大美后勤”党建总品牌,强化“一横四纵两支撑”机关事务党建品牌矩阵建设,召开“小岛报到 共建助村”三级支部党建联建联席会议,赴结对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选派6名党员干部助村,为海岛群众帮办解难。推进勤廉示范。大力弘扬“六干”作风,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专题读书班1期、青年干部廉政论坛1期,赴乔司监狱开展警示教育,赴绍兴市枫桥经验陈列馆、浙东运河博物馆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班子成员上党课。党组班子及全体党员认真查摆问题、形成清单、全面整改,在市公务用车保障中心开展集中性纪律整顿月活动,一体推进学查改促。推进队伍重塑。打通“选育管用爱”全链条机制,揭牌成立曾海康工作室,九支后勤服务团队师徒结对,常态化开展礼仪培训、接待能力提升、接待讲解员实战演练等,建强“1+1+9”三支队伍。
二是聚焦数字赋能三化融合,“舟到E管家”智慧升级。深化法治化创新。加强《浙江省机关运行保障工作条例》宣教,全面梳理相关法律规范、政策文件和标准体系,依法依规履行管理服务保障职责,提升机关事务法治化水平。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舟到E管家”平台驾驶舱数据对接,完成“房产管理”模块立项,推进智慧餐饮建设,打通菜篮子直供店消费渠道,谋划机关事务一号通服务平台建设。深化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公共机构用能预算管理计量技术要求”省级标准“揭榜挂帅”项目和“机关餐饮服务”标准化实训试点建设,积极创建“舟山市行政机关能耗定额标准与计算方法”省级团体标准和“市级机关物业保洁服务标准”市级标准。
三是聚焦集约节约管理提质,“新四公”改革持续深化。办公用房集中统管。加强“五统一”和租用管理,实施房产管理十件事,出台《舟山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办法》,参与制定《关于规范舟山市本级立项限额以下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政府投资预算管理的通知》等;完成市行政中心北大楼产权登记,推进交通大楼办公用房集中管理。公物仓调剂共享。市县全域推进公物仓提质扩面,发挥市本级公物仓资产保障功能,为近20家单位调剂各类办公设备、家具286件次,节约财政资金约81.88万元。为105家单位采购调配复印纸49104包,采购金额91.13万元,资金节约率约22%,超额完成办公纸张压减5%要求。公务用车集约管理。持续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构建集约化管理体系,加强单车成本核算,完善用车审批、维修监管;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力度,更新8辆,构建新型公务用车全周期管理链条;顺利完成派车任务3618单,保障重要任务388单,安全行驶60万余公里。“公务餐”改革巩固深化。推进改革扩面提质,赴各县区宣讲相关政策,推进学校、医院等逐步纳入“公务餐”用餐点;固化“公务餐”全链条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公务餐”日常运行管理。
四是聚焦绿色低碳节能降耗,公共机构示范领跑。深化示范创建。积极创建国家级“能效领跑者”,遴选确定3家“零碳”公共机构、4家“绿色食堂”创建单位,参与浙江省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边角料利用竞赛获三等奖。优化用能结构。用能预算管理单位由26家增至34家,启动市行政中心3、5、7号楼等楼宇用能预算计量器具配备项目招标。建成市行政中心6号楼屋顶光伏项目;加快市人才公寓屋顶光伏项目建设,指导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推进屋顶光伏建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宣教浓厚氛围。多部门联动,组织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等活动;落实省市垃圾分类明察暗访问题的整改,发放垃圾分类标识贴700余张,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行为。
五是聚焦品质政务全链条服务,“海上舟山、越来越好”品牌不断打响。公务接待高效协同。开展全市接待系统学习交流观摩活动、能力提升培训班暨接待讲解员实战演练等,设计更新舟山特色宣传品,充实接待点位,持续提升公务接待能力。圆满完成各类接待任务187批次,接待总人数2336人次,工作量4262人次。会议服务保障有力。顺利完成市“两会”、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会议服务578场次4.2万人次,完成随船服务3次,外派服务4次,实现“零差错”“零事故”工作目标。开展礼宾服务团队礼仪培训5次,推进会务服务礼仪标准化建设。
六是聚焦暖心实事“民呼我为”,“幸福共同体”全域共建。生活服务更暖心。生活服务区有序运行,提供便利服务11.3万余人次、理发服务12497人次、医疗服务3118人次。8家机关食堂供餐61万余人次。实施各楼宇丰巢快递柜、外卖暂存柜安装,文件柜、信报柜升级,医保自助机、群岛通安装,引进西点小屋,打通就餐卡菜篮子直供店消费渠道等暖心实事11项,解决机关单位意见建议60余项。环境提升更温馨。稳步推进北大楼综合能源托管等政府投资项目18项,其中开工建设9项,总投资约2.2亿元,零星设备维修2100余次;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垃圾分类与控烟检查,做好绿化养护、北门花坛改造、病媒防制等,打造园林式行政中心。助力共富更用心。依托共富食味坊举办展销活动8期,助销31.45万元;“浙好淘”拓宽销售渠道,销售15.2万元;“舟到商城”直播助销本地水果,1小时订单量破百。
七是聚焦安全风险责任底线,“最平安行政中心”夯实根基。高效统筹安全与发展。“三色”赋码抓隐患排查整治。聚焦机关运行保障重点安全领域,排查、整改、销号全链条管控,发挥“黄袖章”督查巡查作用,推进风险隐患治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等宣教活动7场次,组织综合安全检查10次,梳理隐患问题50处,100%纳入动态管理,闭环整改43处。人防技防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完成行政中心智慧安(消)防二期建设,实施行政中心7号楼消防系统、人才公寓老旧消防风管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提高安(消)防智控水平。组织业务训练27次、专题培训6次。紧盯食堂用火、施工安全、重要安全部位及环节,开展安全巡查(逻)7995次,纠正违停车辆7565车次,接待访客15144批16905人次,处置异常访143批763人次,处理消控报警7210次,制止无人机黑飞4起。便民服务提质增效。重启车辆遮阳罩服务,增设临停车位40余个、部分出入口延时关闭等,便捷干部群众办公办事,营造行政中心安全和谐的办公环境。
八是聚焦机关事务文化浸润,“三色”后勤文化深入人心。深化工作共推。加强与院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拓展机关事务工作协作圈,完善机关事务工作交流机制,常态化推进全市系统信息互通、经验互鉴、优势互补。深化理论共研。依托机关运行保障现代化研究中心,深化与浙江海洋大学合作,研究推进六方面合作任务,启动2025年度调研课题征集及机关事务史志编纂工作。深化文化共建。深入挖掘机关事务文化内涵,拓展“三色”后勤文化品牌。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中心网站、“舟到E管家”公众号阵地优势,讲好机关事务故事,市行政中心多媒体系统播放国家安全教育、禁烟控烟等主题宣传视频30余个。通过一系列大美后勤党建品牌、三色文化品牌、暖心实事品牌、共富品牌、宣传品牌等形成集群效应,创新打造“舟到E管家”标志性品牌。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中心将一以贯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务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持“1+4+1”工作体系,紧扣“四个领域”,深抓“八大重点”,持续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机关运行保障现代化先行的标志性新成果。
一是继续在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提质增效上发力。稳步推进市县公物仓协同联动,持续推动办公耗材统一调配。加强办公用房“五统一”和租用的规范管理,联合市财政局等部门出台《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管理办法》等,推进市行政中心2号楼等权属登记,加强办公用房使用配置指导监督,逐步构建科学配置、精准保障、合力调度、高效使用、监管有力的现代资产管理体系。
二是继续在提升精细化服务保障水平上发力。进一步完善民呼我为工作闭环,坚持需求导向,推出建设新能源车停车场、增加各楼宇大厅区域便民服务项目、各楼宇卫生间品质提升等暖心之举,持续实施后勤服务精细化提升、行政中心环境品质提升十大行动,推动服务保障成色更足、机关环境品质更优。
三是继续在勤俭办一切事业过紧日子上发力。从严从紧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持续优化机关运行保障支出结构,构建完善机关运行成本绩效管理和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能效领跑者”,确保完成“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开展公共机构用能预算管理,强化能耗定额指标管理。开展办公用能、垃圾分类、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检查等,涵养绿色低碳风尚。推广“公车平台+高铁”、公务拼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全面提升公务用车整体智治水平。
四是继续在擦亮党建品牌提升党建质量上发力。融入大局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全局,全面深入查摆问题、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实干务实作风改进,确保学习教育见行见效。推进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扩大党建联建效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市委巡察和经责审计整改,全力打造“海上清舟·红色廉管家”清廉品牌,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